English

藏书癖患者症状和起因

1998-10-14 来源:中华读书报 让·布兰 我有话说

 圣莫里斯的埃斯基洛尔医院就是著名的夏朗顿医院,法国性虐狂作家萨德就是于1814年在这里去世的。乔治·朗泰里·罗拉教授在此工作了30多年,他本人热爱书籍,但不是珍本收藏家。他在接受法国《读书》杂志的记者让·布兰采访的时候,谈了书籍收藏家有时会产生精神病的原因。

藏书癖是一种精神病吗?

不是,不过可以把它与精神病的一些范畴联系起来,例如我们所说的收藏癖,这些人由于这种着魔般的神经症状而痛苦。我认为应该从这个角度来探讨藏书癖的各种病态的形式。

热爱书籍和拥有一个书房,这本身毫无病态可言。什么时候才变成病态的呢?

当书成了一种不再被人阅读的物品的时候。如果有几万或者几十万册书的话,是不可能都读的。倒能够从中看到另一种着魔般的倾向,就是把它们排列得十分整齐,或者相反地堆得到处都是。

您怎样解释这种对收藏的爱好?

这首先是对藏品的完全性的爱好,必须拥有一切。出版社无疑正因为如此才出版丛书的:即使一本书并不直接使您感兴趣,但是它属于这套丛书,那么当它出单行本或者不属于这套丛书时不会买它的顾客,也会为了确信拥有这套丛书而购买它了。

那么这些寻求同一题材的所有书籍,或者同一本书的所有版本的收藏家呢?

这也是出于对完全性的需要。平息焦虑的办法就是拥有一切,确信没有任何遗漏。这是一种反常的赌博,因为人们都很清楚是不会拥有一切的。焦虑来自于想到还有什么东西没有得到,还缺一册书。在某个时刻几乎能拥有一切的想法平息了焦虑,然而由于永远都只是“几乎能拥有一切”,这种平息就只能是极其短暂的。像一切着魔般的宗教仪式一样,完全性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空想,但是在完全性与永恒之间有一种联系。随着死亡而流逝的时光永远是不完全的,而永恒则可能是完全的。某些看起来是夸张的,微不足道的和可笑的行为,都与对不完全性和死亡的焦虑有关。

乔治·杜梅齐尔,他的房间都被书堆满了,应该怎样解释呢?

他这种情况里可能有一点靠山的味道。“我不提出任何我不能用50册书来证明的看法。做到这一点的担保是:我拥有关于这个题目的一切书籍。”在藏书与博学之间有一种明显的关系。而为了完成博学者的工作,性格中必须有某些着魔般的特征,否则这种工作将是无法忍受的。

学者们在社会上已经适应了这些特征,藏书癖说到底只是这些特征的病态形式。

也许如此。某些着魔般的特征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是平衡地分布的,不过在正常地运用这些性格特征与着魔般的神经症状之间有一条界限。

您的或者我们的书房也涉及对死亡的焦虑吗?它们也有这种功能?

这种功能处于萌芽状态,通过版本是齐全的这种想法体现出来。我知道我不会去读圣西门的全集,但是我很高兴拥有它。完全性,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如果一个与圣西门有关的具体问题使我感兴趣,我就可以到全集里去找。病态的特征在这里处于萌芽状态,所以如果要划一条界限的话,病态就是为此消耗了生命的全部精力。这种时候全家都由于一个不可救药的人而破产。

珍本收藏和藏书癖似乎主要是男人的事情?

不仅仅书是如此,仅仅从流行病学的观点来看,着魔般的症状在男人身上也远比女人要多。约占三分之二。

吃书是怎么回事?

这不再是神经症状的病态,而是一种明显的,严重的精神病症状。从前有人谈到一种味觉的反常,称之为“异食癖”,就是吃不能吃的东西。但是在这里应该看到书对于这个人来说代表着什么。吃书的人显然不是想把书毁掉,而是为了吸收它,他甚至与书有着一种极为强烈的感情联系。说到底,吃书是拥有书籍的最有效的手段。

那么收藏“色情书”的人呢?

这是另一回事。可以把他看成一个有藏书癖的人,但是属于一个完全不同的范畴。不如说他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反常者,他的性生活实际上非常平庸或者不存在,却有着一种显著的想象生活,不过这种生活需要一种支持。必须读作品才能从中获得乐趣,仅仅想象乐趣是不够的。他无疑觉得是文学救了他。这有点像人们不无恶意地在淫秽与色情之间所作的区别。从这些东西存在于书里,尤其是一些古代的,因而是值得尊重的书里开始,因为古代的一切都变得值得尊重了……

您诊断过藏书癖的病例吗?

有着魔般的神经症状的人都很晚才求医。这是一种可能使人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病态,可是人们在即使是向专家们谈论这一点时都感到有点羞耻。这种病态当然比人们发现的要多。有些人有非常严重的焦虑,宗教仪式对他们来说都不足以解决问题了。要么他们周围的人不再容忍下去,要么他们本身就再也做不成其他任何事情了。

这类毛病能治愈吗?

不能,不过可以改善,使他们少藏些书,不把钱都花在这上面,对别的事情发生兴趣,这样就能使他们在社会上生活下去了。严重的藏书癖患者有点像赌徒。当他们把全部生命都投入其中的时候……

有没有藏书者决定拍卖他们的藏书,然后又买回来的情况?

我认为这是一种极端的神经症状。在一个特定的时候,患者完全意识到他所做的事情具有可能是病态的特征,于是决定改正,但随后又觉得太不幸了,而向后转的唯一办法就是把书再买回来。

到这个阶段是没有希望了。

是的。到达这个阶段的时间越晚就越是严重。当人们看到这种现象的时候,就已经是病入膏肓了……患者就是他们的藏书。他们与藏书融为一体了。

(本版文章除署名外,均由吴岳添译自法国《读书》杂志1998年9月号)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